福報佛學院

【老師的話-還能做些什麼?】


字級:

【老師的話】 還能做些什麼?

 

文/慧屏(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副院長)

荼毘大典後,全山弟子恭迎家師星公上人的真身舍利回山,我在車隊中,靜靜地感受著此生最後一次隨家師巡山的時刻。

入頭山門,沿菩提路上曼陀羅花園,順佛光大道而下,橫跨法寶廣場,經舊禪窟道路至靈山路,穿越佛陀紀念館大門後,止於黑夜中靜默放光的佛光塔旁。一如往常的習慣於前方有家師引領,僅需跟隨在後即可。

奉安儀式圓滿後大眾散去,走在菩提路上,才頓感這八天,緊湊密集的討論籌劃、備辦執行、送往迎來……皆如夢如幻,好似家師微笑地宴坐於水月道場,弟子們全力以赴的成就一場空花佛事。

回神定睛,卻什麼都沒有,僅留下細數不盡的善美因緣,持續醞釀發酵,流布於世間。我深刻感覺到家師雖遍尋不著,卻也未曾離開……

我抽離思緒正要回寮,巧遇慧申法師。言談間他說了句:「這次回來就只有安排守靈。」我雖明白他想為常住多盡分力,卻更期待他在叢林中有著「我在眾中」的覺察、享受主動投入後的成長。所以我輕聲地問了句:「那你在守靈的過程中,觀察到或學到了什麼呢?」他一時語塞,望向我。

我告訴他:「有次辦素食博覽會,大眾忙得不可開交,當地的師兄弟掛念師父沒人陪伴,就要我跟慧中法師去法堂陪伴師父。我倆剛到法堂坐下,侍者正在向師父報告,有位優秀青年主動早起到大寮幫忙洗碗。師父聽完,轉頭看著我們,說:『看一個人是否優秀,就看他知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在什麼地方、做什麼事情,都不用人招呼的。』我跟慧中法師尷尬地面面相覷,心想:『那……我們現在到底該走?該留啊?』哈!」

慧申笑了,我接著說:「其實我們可以觀察需求並主動幫忙,或許也要慚愧自己現在幫不上忙,或明明可以,別人卻認為我們不能幫得上忙!這些都是自我覺察、自我教育的因緣契機,對吧」

我想這些話,看似說給聰敏靈巧的慧申法師聽,其實也是說給駑鈍的自己聽,更在此供養給叢林學院的同參們。

家師星公上人總說:「我還能為你做些什麼?」其實我們更該自問:「我還能為常住做些什麼?」家師圓寂了,佛光弟子都要健全、發心,人間佛教才能長久與天地同在、大眾共存。

#發心 #星雲大師 #人間佛教

#發心 #星雲大師 #人間佛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