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報佛學院

【老師的話】 為何而活?


字級:
文/慧屏法師(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副院長)

這幾天不知何故,連續被問到:「人為什麼而活著?意義為何?生命的存在到頭來是不是無意義?」真是大哉問。

確實,人生路上,不少人走著、走著便迷失、頓感無助,不知為何而戰?也有貌似令人稱羨,實質苦不堪言者,皆冷暖自知,不足為外人道也。深陷其中,倍感困惑迷茫而浮出此問題者,大有人在。

此問題雖也偶爾閃過腦海,卻未曾認真思考過。我認為生命能夠存在的當下本身便是珍貴無比、稀有難得,且慣於「一切本來如此」態度的自己,於佛門中每日忙於一場接一場的空花水月佛事,過程雖有暫時的起伏、懈怠、挑戰,或有八風的吹拂試煉,但過後總是留下歡喜、昇華與感悟,只要還記得呼吸,生命一切就如此正常自然,總覺「道在日常」、「平常心是道」。

遇此提問,腦中想法迅速炸開。

若認為生活無趣,可能在表象上的「福報太厚」,當前太平順,還沒遇到大困難,無法深刻體驗生命。

若認為生活很無意義,也可能「智慧不足」,未能洞悉生命周遭般若妙趣,或未見他人苦,沒嘗出克服困難以利益他人的滋味、價值。

認為生活很無力,可能只是身體需要大大的休息一番,所謂「身安則道隆」,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,衝浪一次不過,還有下次嘛!

認為周而復始的重複、輪迴,很沒意思,不就是一場空?可能是誤以為這一段一段的生滅,就是自己生命的全部真實樣貌。

只能說,生命的意義,或許重在過程的體會、理解,甚至可以說「終要契入生命的實相」。想想覺得答案還是太複雜了,而且虛無縹緲,不易體會,所以我回:「你現階段意義就是讓別人因為你而更好、讓正當信仰因為你而傳承、讓自己因為不斷實踐菩薩道而開展更好的自己,直至照見『本來面目』,體會『心、佛、眾生等無差別』,皆是同體共生的。」

師父上人曾說:「生命的價值是『愛』,生命的意義就是『惜』。有愛,就有生命、生機、存在,就有延續。生命不是出生以後才有,也不是死亡就算結束;生命是無始無終,生命是無內無外。生命是活力,是活用,是活動;生命要用活動、活力、活用來跟大家建立相互的關係。」我認為是道盡了緣起的生命實相,亦勾勒出清晰的輪廓。

經驗生活、經歷生死的生命,大概就是一段又一段藉由助人利他來修復自我的旅程,直至活出最真實圓滿的自己,不會再問出「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」的問題為止。亦或者,當問出「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」的問題時,僅是為了「普度沉淪夢裡人」而問。

所以,屬於你的答案是什麼?還請善知識們分享、指點,讓同參能得以咀嚼、參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