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報佛學院

【老師的話─以忍為德】


字級:

 

◎慧昭法師(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院長)

  最近有同學因違犯規矩而受到師長的棒喝,心中起了無明煩惱,特地跑來向我傾訴。我跟他開導:「要忍耐、要忍耐,忍耐很重要。」同學說:「除了忍耐,就沒有其他方法了嗎?」我說:「就是要忍耐,以『忍』為我們修行的德目。」

  「忍」為什麼那麼重要?《佛遺教經》:「忍之為德,持戒、苦行所不能及。能行忍者,乃可名為有力大人。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,如飲甘露者,不名入道智慧人也。」的確,像韓信如果不能忍受胯下之辱,何以能成大事?佛陀也因忍才得以成佛。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也說:「我就這樣忍了一生!」綜觀大師一生的佛教事業,之所以能夠弘遍五大洲,忍是很重要的一環!

  忍是忍耐,忍辱是所有忍中最重要的一項,我們如果不能忍辱,那布施與持戒的功德,都會因而破壞。在大乘佛法圓滿的修行六度波羅密中,第三度即是忍辱波羅密。

  「忍」是什麼?星雲大師:忍是力量、是慈悲、是包容、是智慧、是認識、是擔當、是負責、是化解。例如大師早期在宜蘭創辦慈愛幼稚園,第一次召開董事會,遭受蠻橫信徒無理的對待時,深深地體會到「忍耐是世界上最大的力量!」

  在大乘佛法中,貪欲的過失還算小,不妨礙修菩薩行,而瞋恚的過失卻非常嚴重。因為菩薩是以利益眾生的慈悲心為根本,菩薩如果對眾生起了瞋恚心,如何能夠利益眾生呢?所以《大智度論》:「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本,從悲而出瞋為滅悲之毒,特不相宜。若壞悲本,何名菩薩?菩薩從何而出,以是之故應修忍辱。 」又說:「能修忍辱,慈悲易得。得慈悲者,則至佛道。」佛經:「因忍得以披如來衣」,因為忍才得以成佛。

  忍又可分為:生忍、法忍、無生法忍,忍的最高境界即是無生法忍。大師說,忍的次第,是先忍於口,再忍於面,再忍於心。

  佛教有一首偈語:「面上無瞋是供養,口裡無瞋出妙香;心中無瞋無價寶,不斷不滅是真常。」所謂「忍一時風平浪靜,退一步海闊天空。」寒山子的「瞋是心中火,能燒功德林;欲行菩薩道,忍辱護真心。」願與大眾共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