叢林消息 【觀音菩薩特輯】大悲殿是「觀世音菩薩建的」 2021-02-01 字級: 小 中 大 佛光山第一座殿堂大悲殿,「是觀世音菩薩建的」星雲大師曾這樣介紹大悲殿,讓許多人都好奇箇中原因。原來大師年輕時曾翻譯一本日文著作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》,所得版稅便拿來建大悲殿;而在建設佛光山經費最困難的時候,幾次的陌生善心人士主動送錢來給大師,難關竟也一一的度過。心誠則靈,所以大師說殿堂是菩薩自己蓋的! 建造期間,大悲殿的東面是幾十尺的深溝,搬運沙石、建材倍加困難,當時就靠學院師生一起出坡集體創作。一九七一年,大悲殿落成當天,信眾遊客,有十萬名人共同參與。 從興建開始就靈感事蹟不斷的大悲殿,殿內除了供奉二丈高的觀音菩薩立像,總共有萬尊觀音聖像,在那時的台灣,相當少見,大家都希望到佛光山,瞻仰佛殿莊嚴的聖像及盛況。 佛光山的觀音聖像多數為立像,佛光山的地標——阿彌陀佛也是立像,因為大師認為佛教要走出去,要深入社會與大眾,佛教是要救度與饒益眾生的。在各式觀音造像上,大師喜歡白衣觀音,所建的道場,皆供有一尊白衣觀音,是信仰也是傳承。 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生習慣稱觀世音菩薩為「觀音媽媽」。開山期間,大師先蓋佛學院,接著就在院內起建了佛光山第一座殿堂——大悲殿,殿內供奉身披白袍二丈高的觀音大士立像。這尊觀音,為離鄉背井的青年學子帶來莫大的撫慰,而種種的靈感事蹟,也增加信眾在信仰上的信心,每每回山,一定要去大悲殿禮拜。 佛光山叢林學院電子報 第11期 https://clt1144627.bmeurl.co/BBB6595 歡迎點閱+分享+訂閱 返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