叢林消息

【一顆芝麻包的觀修】


字級:

文/英文二 能興
從觀照自己對於芝麻包的執著,藉著「一心三觀」空、假、中,看見心中的執念後,進一步去思惟,而慢慢放下。唯有認識分別執取,才能斷除煩惱,生活自在無礙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◆壹、『信』:觀修
一、前:
從眼根觸對色塵開始產生起心動念,這是甜的嗎?還是鹹的?我要不要再拿一個?為什麼我想要再拿一個?
二、中:
從舌根觸對味塵,發現是芝麻包而產生分別,因為這是我喜歡的。
三、後:
剩下一顆芝麻包被拿走後的失落感、扼腕。
◆貳、『解』:一心三觀
一、空:緣起性空
從過去的經驗,吃到甜的包子會產生一個覺得快樂的我,因此當看到包子時,即開始分別、執取過去曾吃到甜包子而感到愉悅的我,此時就落入了自己的圈套,沒有在當下,現在還沒吃到包子的我怎麼會跟過去吃到包子後的我一樣呢?
二、假:借假修真
發現因一顆芝麻包而產生種種妄念的我,感受到身心的浮動與緊繃,進而停下來思考,為何我喜歡吃甜的包子?為何我會覺得好吃?為何會被一顆芝麻包牽動那麼大?我問自己能如何扭轉,不再被一顆芝麻包所綁架?記住此次發現的力量,慢慢地能延伸至更多的事物,看見自己對甜包子有執著後就停下來,就是僅僅看見就好,不再跟著執著產生後續的貪心與行為,避免再長養本身執著的力道。
三、中
超越分別、超越想像中的甜鹹、好吃與不好吃,就是一顆此時此刻、眾多因緣促成這一餐的包子,來到面前的是甜的也好,不是也罷都全然接受,不因有或沒有而產生種種煩惱與苦惱。
◆參、『行』:自我改造力
一、日常觀照
從一顆芝麻包的體驗,我認為首要條件是要能有清楚的覺照,當日常中覺察到有妄念而非佛號時,且有覺知到妄念可能是貪嗔癡等等,進而興起想要去改變自己既定的迴路。
二、用上佛法
觀察到生活中沉溺在可貪嗔癡的自己,即進一步去思索還可以用佛法怎麼做?這次是使用一心三觀,每次一小步,腳踏實地,累積每次的改變,把每一步都走好走穩,漸漸會更熟練,會縮短被妄念帶著走的時間,並且打破窄窄的自己,從每一次拓展多一些,相信有朝一日能趨向對一切皆自在。
◆肆、『證』:為成道業應受此食
一、對自己,學習不再受食物的拘束,無論喜歡、不喜歡,快樂、討厭皆自在,並且了知食物僅是為療形枯的良藥,為成道業而受的食物,有吃就好,不再貪求讓口腹喜悅的慾望。
二、對他人,明白自己有喜歡、不喜歡的產生,因此,當面對他人在食物上有揀擇時,也不用因此太苦惱,回到當下的因緣條件,還有就給,沒有就無法給,不必因還沒發生的事情擔心,也不必拿別人的功課困擾自己,並且能有更多的包容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🙋第38期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🙋
熱烈報名中